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古玩經營和收藏心態芻議 作者 : 玉璽迷

轉載一篇由古玩店主寫的文章, 從賣家的心態來寫出一般收藏人士的拾漏心態, 非常值得反省及覺悟。
加插一個我非常喜歡卻又失之交臂的
楊彭年造紫砂胎錫壺的圖片。



轉自
: 盛世收藏


我是一個古玩收藏愛好者,早些時候由於自己財力所限,只是愛好收集古錢幣,自從十年前從商後才真正比較多地接觸古玩,後來乾脆開了一個古玩店,在經營中也豐富了自己的收藏。十多年過去了雖沒有收藏下什麽上檔次的古玩,但卻提高了眼力、練就了一個比較好的心態,這一點我自以爲很不錯。這裏我就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心態在收藏中的重要作用,意在與同行切磋。





我將收藏視爲是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在自己財力允許的情況下,留幾件自己喜愛的藏品,閒暇時進行考證玩賞,這比起現在風靡的打麻將、玩牌、賭博、吃喝玩樂等娛樂活動要文明高雅得多,更有益於身心健康,還能增長知識,克服浮躁情緒,讓人靜下心來。




往大點說還有益於國家文化事業;有益於社會文化素質的提高;有益於精神文明的建設;尤其是在今天這有些急功近利和拜金主義的社會心態下,顯得尤爲難能可貴!爲了提高自己的收藏鑒賞能力,我認真學習有關收藏鑒賞方面的知識,在經營中我堅持誠實守信,對自己售出去的東西只要自己能看准的都承諾保真,價格只要是有參考資料的就積極提供給買方看,力求做到貨真價實,明明白白地交易。還承諾隨時可以回收,因此經營雖無暴利,但足可以養家糊口和滿足一點自己的收藏愛好,對此我感到很知足和滿意了!對於個別有爭議的東西,我能看到什麽程度就如實相告,從無隱瞞。




古玩行業大家都認爲是一個充滿了欺詐和陷阱的行業,我在經營中從一開始就力求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至少在我這個小店力求營造一個買賣雙方互相信賴的氛圍。十餘年來雖然經歷了不少困難,薄利經營也使我每一步都走得比較艱難,但是,我的努力還是得到了圈內人的肯定。




在開店之初(1997)由於只顧跑鄉下收貨了,沒有搞明白畫家,將價值數百萬的明朝夏昶的《菊鷹圖》幾千元就賣掉了,眼看著到了人家手裏就身價百倍,一些知情人問我說:一定很後悔吧!百萬富翁都丟了。我說:這沒有什麽,只能怪我眼力不濟,知識不夠多。古玩行就是這樣,什麽層面賺的什麽層面的錢,我常說自己就是一個古玩搬運工而已!也踩過地雷(放在農村的仿品)血本無歸,只是損失還能承受,只有更加刻苦地學習,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




我從一些收藏人士的文章中經常看到,人們對撿到非常高興,而對吃了,就罵這賣家如何如何地可惡,現在的人如何如何地不能信任……。開始我也很有同感,可後來我又想,這方面的情況比較複雜,一些專門以假貨蒙人的人固然可惡,可恨!甚至我們不能輕饒和便宜了這種人。




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鑒別的能力,對古玩有一定研究的人尚且走眼吃藥,怎麽能要求一般的農民販子呢?怪只怪自己眼力不濟,貪圖便宜的心理害了自己。



再說我們撿了人家的漏以後,不可能再去補償人家,我們也總想著撿漏,將人家很好的東西無端挑剔毛病,或說得很一般,這就如同我們給人家吃了,而我們走了眼、吃了又往往首先怨恨人家,這未免有些自私,有失公道。




自己看不准的絕對不能買,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幹多大的事,不要老想著撿漏,怕失去發財的機會而買有懷疑和不太內行的東西,愛冒險,太貪心就會經常處在高風險之中,就不免有失敗。我們應該知道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和一線貨源的枯竭,撿大漏的可能已基本沒有了,現在只有高手玩家憑著淵博的學識和獨到的眼力才能撿到漏。不要再相信收古玩可以一夜暴富的傳說了,即便有那也只是一個昔日的故事。




如果我們不爲撿漏、不貪便宜,不買自己不懂的東西,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吃藥的風險。如果我們不總是想著撿漏,如果自己的眼力不是很好的話,也完全可以從信譽好的古玩商或比較正規的地方買藏品,只要以真品的價格買,有信譽的古玩商一般都可以保真,還可以先請行家掌眼,看准了再買;或事前先約定一定時間內如有問題可以退換;我在這方面還給初次成交的客戶寫下保真承諾字據,這樣買東西的風險就基本沒有了。



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市場行情,只要是真品,再相對精致一些,今天以市場價買下,一段時間後都會增值的。精品、珍稀品的增值幅度最大,中等和一般的相對小一些。真品文物、古玩是不可再生的,由於收藏沈澱,市場上只能減少,不會增多,隨著人們財富和文化的逐步積累、收藏隊伍的擴大、需求量在增加,供需差越來越大,必然拉動文物,精品古玩的價格迅速上升,因此,才有古玩市場的繁榮和人氣。





現在,收藏市場還有一種投機炒作的現象,有莊家輪番對有一定存世量的品種進行炒作,帶動和吸引了許多散戶跟風,形成一種個別存世量並不少的種類一下子變得特別緊缺,價格異軍突起;比如目前的三,四套人民幣和部分紀念幣,紀念鈔,莊家將貨大量囤積起來,然後在市場標以極高的價出售,從中牟取暴利。




收藏市場也存在著與資本市場一樣的人爲操控的潛在風險,比如字畫方面的古代的賣不過現代的
;現代的賣不過當代的;已故的賣不過健在的就說明了這一點,在我們國家的投資市場這種想象比較多見。我們一般人靠省吃儉用地節約點錢滿足一下自己的業餘愛好,千萬不能被人家給忽悠去了。




當然稀少的品種因爲收不到量,無法做到壟斷貨源,他們也炒作不了。我個人認爲這種遊戲是莊家大款們玩的,一般收藏愛好者不宜跟進,不要看到市場什麽的價格上漲得快,就收藏什麽,許多時候這只是一種泡沫和假像,象前些年的郵票就是這樣,不少人後來被牢牢套住,至今都無法解脫。



我只相信物以稀爲貴才是市場最基本的道理,,雖然市場經常出現不合常理的現象,但這應該是中國的收藏市場尚不成熟的表現。我們要有自己的頭腦,要透過市場亂象看到其本質。只有理性收藏,保持良好的收藏心態,收藏愛好才會健康又穩步地前進。





這些年來我看過許多藏家的藏品,有不少非常成功而且上檔次的藏家, 他們占了起步早的先機,確實到了許多好東西,撿了不少漏。後來就大多是面向城市和古玩市場了。但是,也有一些人買了許多所謂的古物,真正達到精品的則甚少,相當一部分是有毛病的古物垃圾。這些都不說,可悲的是還有人買了一屋子現代低劣的仿品,還不輕易示人,自認爲是寶貝,自我感覺很好,特別自信!你要是懷疑其藏品的真僞還聽不進去,比較反感。加上我看到他太投入了,藏品都成了他的精神寄託,也就不敢輕易道破他的美夢。只好含含糊糊地應付一下,不敢表明態度,有時只有相機委婉地勸諫幾句。



事後我歸納其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吃了貪便宜,撿大漏心態的虧。怕失去買到精品的機會、與發財失之交臂,抱著撞大運的心態買東西,還有人一開始就追求大名譽品,珍稀品,買了幾套文物,古玩方面的圖錄、典籍,按圖索驥。



孰不知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此做幾乎與白癡無異!還有人買東西時認人,對於他相信的人就一般不怎麽細看;有的人因種種原因對別人的藏品,無論真僞好壞一概都連連道好,聽多了奉承的話更加飄飄然了!

    


收藏無論出於何種目的,


我認爲第一:不要孤注一擲,抱期望過大,一般人只要能做到保值、增值就不錯了;不要奢求一夜暴富,收藏要從常品開始,循序漸進。



第二:結交一些有較高層次和人品的收藏朋友,多向他們虛心請教。買東西時不理會各種出處來源的敍述,不爲任何表面現象所動,什麽時候都要排除外因的干擾,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買自己搞不懂的東西,就是失去了撿漏的機會也沒有什麽好惋惜的,這是自己眼力和知識還不夠用所致。



辨識古玩是需要綜合多種門類知識和一定的實踐經驗才行的事,不做一番認真的學習研究和對實物細心的推敲和揣摩是不行的,練就辨識古玩的火眼金睛和積累豐富的文博知識,是收藏成功與否的基本條件。
我認爲在古玩收藏中保持一個正常的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貪心太重和一見有漏就失去了理智和冷靜,這樣往往就會吃”“走眼,到後來後悔莫及!




現在,在古玩行還有一種經濟人的情況我覺得很好,這些經濟人大多是古玩行業中有一定成就和鑒賞能力的人,爲買方介紹和掌眼,買成了付給他一定比例的傭金,如果他看走眼了就要賠償一定的損失,具體情況可以事先將責任詳細約定好,價值特別高的收藏品可以簽訂書面協定來規定雙方的責權利。這種做法雖然未必通行和一定就保險,但在一般交易中還是可以試用的。



這比目前一些鑒定機構不負責任的鑒定要好得多。尤其對一些剛剛進入古玩收藏的新人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古玩圈內還存在著專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玩家,玩家不如藏家客觀情況,這話其實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就是鑒別古玩其實最重要的是要見得多,只有見得多才能識得廣,文物鑒賞是屬於標本學範疇的,實戰經驗顯得最爲重要,不但要將真品的各種特徵工藝熟記於心;還要把各種仿品的特徵工藝也記在心裏,並且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的人;只有經常在市場的風頭浪尖上闖的人;只有將真品把玩出感情的人;才是最具鑒定權威的人。





不管收藏也好、古玩經營也好,我認爲都是一個知識積累和自身修養提高的過程,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當心態修養到脫盡浮躁的狀態時,收藏或古玩經營也就會得心應手、水到渠成。同時,這一行業還是一個面臨挑戰的過程,當你走過一段路程後,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還特別地豐富,人生最重要的收穫我認爲就是閱曆和體驗。豐富的人生過程也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慢慢地會使你樂在其中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