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玩石--沒有對錯、高低、貴賤,都是因為喜歡...



媒體:巴林石論壇
日期:2011-1-15

印石收藏,每個人偏好各有不同,甚至差異很大,很可能自己孜孜收藏的東西在別人看來卻是垃圾一堆!這與學識修養、審美有很大關係,可能還有其他一些不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和錢沒關係---即並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好東西,任何收藏都是這樣的!

首先說到印石收藏,應該指的是壽山石,巴林石,昌化石,青田石,其他統稱外省石,比如青海凍,遼石等等很多,但真正成氣候的沒有,它們的地位現在還不能和四大名石相比,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名氣或出現的早晚,而是因為:印石的原始功能還是刻印,自元代一些文人書畫家嘗試用花乳石刻印,甚至親自雕鈕開始,才使得天生麗質的印石在加入人的藝術創作後成為真正的藝術品。台灣劉北山先生,著名的壽山石收藏家、雕刻家說過:“經過精雕的石頭之所以美是因為有人的精神在,被注入文化內涵後它的價值得以提升,如果不雕琢,那麼它再放一百年也只是石頭而已,成不了可以增值的藝術品。”作為一名篆刻愛好者,四大名石我都刻過,刀感也有不同,但總的來說都易於操刀,外省的刻過青海凍,新疆伊利石等,有的看起來也挺漂亮,但刻起來確實刀感不佳!也因此決定了它的命運---永遠也不會達到四大名石的價值。但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出現了一種名為“西安綠”的石頭, 據說西安綠是一種產自西安的綠凍石,微綠或淡綠,燈光下色略濃,半透明或微透明,全透明者較少,摩氏硬度在3左右,用一般硬物能在石上留痕,易於奏刀,一般用於刻製印章和擺件,產量較少,多裂及白點,大材難得,成章不易,我用西安綠雕過博古印鈕,感覺比巴林、壽山要硬,但比我想像的容易受刀,感覺還不錯。還有優點是即使有小裂也比較穩定,不用刻意油養,這是四大名石大部分石材都需要封蠟或上油保養所不及的。現在純淨能成章的價格很高,大材更是以萬或幾十萬計,其今後的地位及發展空間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個人還是持一定的肯定態度。
     
四大名石作為印石收藏的第一陣營,又將如何排位呢?這個就難了,不能具體的排出一、二、三、四,任何石種裡都有極品,也都有垃圾,譬如同樣是極品的壽山田黃和昌化雞血你如何比較?況且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硬要分出高下的意義不大,不要問壽山好還是巴林好,同樣的也不要問:芙蓉好還是杜陵好,芙蓉、杜陵都是壽山石裡的品種,同一石種裡有好壞之分,拿芙蓉裡的差的怎麼比杜陵裡的好的?沒有可比性!但印石終究是有好壞之分的,標準是什麼,有人總結了石之六德,即“細、結、溫、潤、凝、膩”,“細”,是指印石的顆粒細微,內部結構單一,無雜質或少雜質;“結”,是指石的固壓結晶情況好,比重比較大,入手有沉甸甸的感覺,不易碎裂;“溫”,指印石的手感溫度,較一般石材清涼。 “潤”,指印石的手感濕度,摸起來很滑,有含水的感覺,表面反射光澤不浮,向內收斂;“凝”,指印石的透明度高,凍化程度好,如同液體凝結一樣; “膩”,是指印石表面有油質感,而且是從石頭里面沁出來的。說的似乎挺神秘,個人感覺不外乎“質色”二字,即顏色純淨,或多色而過渡自然,忌雜亂;質地均勻緻密、手感溫潤。如果從石質的整體水平、歷史地位、文化傳承,目前市場所佔比重看的話,壽山石還是應該放到首位,其次是巴林,昌化、青田再次。這裡還要談到很重要的一點--雕工!藝術品收藏幾乎都要涉及到作者問題,比如書畫,紫砂壺,其他的比如瓷器,家具等等都要考慮到製作者手藝的好壞。好的印石藏品一定是好石加好工!當兩者不能兼得時當求石質。壽山石雕有著悠久的歷史,真正有目的、有傳承、有規模的時期當在清代,出現了當時公認的大家,並以師承關係發展,甚至成派成系,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而巴林的開採歷史才不過幾十年,本地並沒有出現好的雕工,現在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比較好的雕工也多出自壽山石的產地福州的雕刻師傅,巴林本地或者說北方近些年也出現了一些具備一定水平的雕刻者,但無論從規模還是水平上說都無法與福州等地的名家相比。昌化、青田的開採歷史不短,但在製鈕方面並沒有達到太高的水平,青田石雕有些名氣,但工藝的傾向更多一點。好的印紐有文人氣,有親近感,適於把玩,讓人愛不釋手!

壽山石大體分為田坑、水坑、山坑,每個坑系中又有多個品種,總的加起來有一百多個,就是專家、資深的玩家有時也很難區分,但平時常見的、大家常玩的就那麼幾種,名氣比較大的有田黃、荔枝、芙蓉、杜陵、紋洋、善伯等,常見的還有月尾、旗降、焓紅等等,當然產量最多的老齡等多為粗石,不在此排列了。田黃的存世量實在是有限,特別是能成材的市面上很難見到,讓普通愛好者甚至我們這些有些經驗的玩石之人沒得可玩!指甲蓋大小的隨形挂件幾千元可能也買得到,但總覺得太小了,雕工再不到位,就覺得沒什麼玩兒頭了。田黃被稱為“石帝”,有人便把荔枝稱為“貴妃”,市面上也不多見,並常有用高山晶冒名者。芙蓉則當之無愧的被稱作“石後”,她的溫潤可人似乎是其他石種或品種所不具備的,適於把玩,易上包漿,而且據我了解,玩石有些年頭的多愛芙蓉,這也是我近一兩年致力的方向,個人認為芙蓉是今後印石收藏的主流,也是繼田黃之後的高端藏品。當然從投資的角度講,田黃和雞血還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投資人群,但他們多以投資為目的。

老性芙蓉石質地溫潤,在透與不透之間,似玉非玉,顯得溫文爾雅,十分雍容穩重。名貴的芙蓉石曾得到清朝幾位皇帝的喜愛,乾隆皇帝一生所用的壽山石印章,竟多達百餘枚,其中不少是芙蓉石章。從乾隆帝祭天時將田黃石作為供品後,田黃石有了“石王”的美稱。有“王”就有“後”。芙蓉石雍容華貴,細膩脂潤,而且清朝皇帝將田黃石章與芙蓉石章一起作為下達詔諭的憑信,芙蓉石順理成為“石後”。文人墨客,鑑藏家也對芙蓉石百般推崇,清人郭柏蒼在《閩產錄異》中評“芙蓉似白玉而純粹,玉不受刀,遜於芙蓉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藏目的,有的人開始時就是簡單的喜歡,不在乎品種、價值,自己喜歡就好,從中得到樂趣就好(藏家的初級階段多是這樣的心情);有的人是以收藏為目的,這部分人多為有錢人,多是為了保值增值,當然裡面可能也兼有喜歡的成分--不然他就投資房地產或別的了(因為印石收藏屬長線投資,短期不會有太大的回報);當然單純以玩或藏為目的的人不多,多為兼而有之,或有所側重。

藏也好玩也罷,每個人的方向又各有不同,有的人是見好就收--不在乎品種,不管是把件、擺件、還是印章、原石;有的人求精--只要好石(不太在意品種,石頭的質色好就可以);有的人求全--收集品種;有的人專一---只要一、兩個品種。

任何收藏喜歡還是首要的,喜歡什麼玩什麼,就像婚姻一樣,不喜歡結什麼婚? !喜歡才能從中得到快樂,才願意付出,才能有所收穫。可以收穫金錢,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收穫朋友......

後記:在巴林論壇發這樣的帖子,明顯是找磚呢!但想想還是發了,想說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觀點,沒有對錯、高低、貴賤之分,有不同才有爭論,有爭論才有收穫,才有提高!歡迎大家探討!
焯印堂
返回列表